4月20日,《徐州日报》以“站在新起点上,徐州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题,专访商学院彭明唱副教授。现全文转载如下:
报道网站链接:http://epaper.cnxz.com.cn/xzrb/html/2021-04/20/node_25.htm
站在新起点上,徐州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期,徐州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拥有怎样的机遇?存在哪些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下一步徐州应如何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助推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
记者:站在新起点上,徐州推动乡村振兴拥有怎样的时代机遇?
彭明唱:中央从过去强调农业现代化到如今统筹农业农村现代化,表明我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正逐渐补齐短板,推动乡村构建完整的生产、生活现代化体系,这为新时代徐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创新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了上层指导。
具体来说,“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农民收入实现了持续增长,为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农村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机制,农村村容村貌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农民饮水安全得到高度重视,乡村道路建设继续加强,农村新型能源进一步发展,农村信息化继续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结构不断完善。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政策红利日益凸显,在建设农业强市的道路上,徐州将被不断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
记者:您认为徐州在乡村振兴和农村建设方面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彭明唱:近两年,我市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加之徐州土地资源丰富,农产品品种较齐全,这些优势为我市补齐农业产业链,进一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提供了保证。与此同时,我市村镇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一些样板村建设成果喜人。这些都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截至2020年12月底,在全市2440多个行政村中,贾汪区马庄村、磨石塘村,铜山区汉王村、镇北村,睢宁县高党村脱颖而出,先后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2020年我市累计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32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27个、美丽宜居村庄812个,美丽乡村数量和质量均位居苏北前列。
当然,我市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县(市)区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同质化现象,没有明确的特色发展定位。再者,专业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较为紧缺,尤其是农业推广人才和农业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人才严重匮乏。当前,部分乡村土地要素活力尚未充分释放,部分地区仍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生产特色化不明显,亟待整合土地,发展 “特色资源”。
记者:在当前大环境下,徐州应如何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助推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
彭明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徐州要充分激发农村发展新动能,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因地制宜,促进乡村错位发展。各县(市)区应着力研究各自乡村自然、地理、产业和历史文化特点,使每个乡村都能别具一格。比如,基于各地乡村资源优势与发展基础不同,划分乡村建设片区,分区分策对各片区的美丽乡村建设进行规划指引,明确各片区村庄发展导向。与此同时,鼓励各地乡村深度挖掘当地自然禀赋、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区位优势、特色农产品等要素,细分功能区,指引产业发展。
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深度融合。要加快推动乡村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努力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首先,要补齐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产业链。其次,要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再次,要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聚力打造具备产业、旅游、文化和社区服务等功能的农业特色小镇,使之发挥重要集聚作用,成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联结乡村与城市的重要载体。
建立健全乡村人力资源政策,实现人才下沉。在平衡乡村原住人口与新进人口这两类群体的前提下,建立乡村振兴人才集聚平台,引导涉农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退休市民等各类群体回乡创业、休闲康养。要不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以及奖惩机制,为农业农村发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时,还要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农业科技人员队伍,为乡村振兴事业储备人才力量。
持续探索地方土地制度改革,激活乡村自然资源。要解决乡村振兴“地”的问题,要继续探索土地制度改革。土地资源也是我市乡村最具潜力的自然资源,应积极探索承包地“三权”分置、承包地退出、宅基地退出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系列关联性土地制度改革,城乡双向激活发力,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用地保障。